首页 >活动
罕见病患者服务和诊疗体系搭建,听听他们怎么说
发布时间:2023/05/17

5月14日,由蔻德罕见病中心、罕见病组织发展网络共同举办的“五月罕见病关爱月系列论坛”首场圆满完成。


5月共有12个罕见病关爱日,在这样密集的关爱日时间节点,我们安排了3场系列论坛,针对患者组织所共同关心的患者服务、诊疗体系搭建、政策倡导、公众传播议题,邀请患者组织和相关专家做主题分享,为罕见病组织提供交流的机会,希望这些交流能够使大家有所收获。


图片


第一场论坛主题为“面向不同患者的服务与诊疗体系搭建”,参会嘉宾就患者服务和诊疗体系两大议题展开分享和研讨。


患者服务议题,我们邀请到太阳语罕见病心理关怀中心和疱病之家两家患者组织做相关工作分享,并邀请友心人心理社区创始人梁嘉歆分享她对罕见病患者组织心理服务的畅想;诊疗体系建设议题,我们邀请到北京蝴蝶结结节性硬化症罕见病关爱中心做患者组织相关工作分享,并邀请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友病专科护士陈玲玲分享血友病诊疗网络搭建的经验。


 主题分享 


太阳语罕见病心理关怀中心,太阳语梦想学院院长院长周玉镧做了题为《心理社会工作在罕见病群体中探索实践——以服务瓷娃娃病友为例》的主题分享,她介绍了太阳语在患者心理服务方面的工作经验。


太阳语将罕见病患者在不同归因下的心理问题特点进行了梳理,从个人、社会、环境三个不同归因角度分析了患者及其家庭的心理问题特点,为罕见病患者及家庭心理支持提供了理论基础。周院长分享了他们在临床观察中发现的病友心理状况点、照料者的常见的心理状况,以及罕见病患者在社会融入和教育方面的常见心理。针对这些问题,太阳语经过十年的探索,摸索出一对一心理咨询、家长团体心理辅导、沙盘治疗、儿童术前医疗游戏指导等工作方法,并探索出跨专业、多学科合作支持的工作理念。在促进患者社会化支持方面,也探索出病房小课堂、太阳语梦想学院等服务模式。


图片


北京蝴蝶结结节性硬化症罕见病关爱中心主任刘金柱的演讲,介绍了十几年来机构在推动TSC门诊方面的工作。十几年前,当患者问医生,这个病有得治吗?很多医生会说,没法治,放弃吧。那个年代大家得不到对疾病准确的诊疗判断,对未来是很迷茫的。为了减少对疾病的误诊、漏诊,推动各方对疾病的认识,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建立结节性硬化症专病门诊(最初只是单一的控制癫痫的门诊)开始,陆续在全国各地建立TSC专病门诊推动工作,然后发展到到多学科综合门诊,再到成人多学科综合门诊,再到遗传优生门诊等一系列门诊的开放。门诊的工作方式是患者可以在患者群里预约,机构负责和医院对接,给患者一个就诊号(或凭条),解决了患者就医难的困境。目前机构还在不断的拓展门诊数量。对还未建立门诊的地区的患者(不方便到大城市就医的患者),机构开启了诊疗基地,让相关专家为患者提供远程会诊。经过十几年,现在的很多医生已经能够给患者明确的解答TSC的诊疗问题。所以,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因为我们的坚持了才看到了更多希望。罕见病群体的希望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去坚持。


图片


疱病之家创始人周斌,介绍了疱病之家的患者服务工作,疱病之家是国内首家致力于为天疱疮、类天疱疮患者及患者家属服务,帮助患者争取更多地尊重及平等地生存机会、提高生活质量;搭建医患沟通的桥梁,改善患者治疗现状;推动药物研发加速;传达患者心声,促进出台有利群体的政策;利用团体的力量向公众进行宣传,提高疾病社会知晓率和关注度的患者组织。在疫情最严重的时期,患者用药受到了影响,患者之间出现了非常团结的互助,借此时机,组织正式发起成立,为了纪念最早发起患者微信群的一位已故的病友,组织发起将他的生日5月18日定为中国天疱疮关爱日。


虽然组织是一家比较新的罕见病机构,但自成立以来,充分利用网络、线下同步进行宣传,通过网络社群开展疾病科普、就医指导、需求调研、疾病负担调研,组织病友参与相关会议、患者登记、临床试验,合理表达希望与诉求。开展了非常高效的传播和研究工作,得到相关部门、制药企业关注。例如,组织患者参与“罕见病万里行四川站宣传采访活动”;开展对患者组织年度工作满意度反馈调查,了解意见和建议,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帮助和服务;在公众号发布“患者如何主动发声”等文章,让更多地患者了解为什么成立患者组织,如何一起合理、合法、正确表达希望和诉求。


图片


分组讨论之患者服务


Q

患儿家长常常隐瞒孩子患病的事实,然而隐瞒病情和过度保护往往会对孩子心理产生负面影响;成人病友常常因身体残疾被迫辍学或休学,难以融入社会,缺乏劳动能力且无生活来源,请问如何促进患者的社会融入,解决上述两个突出问题?

专家反馈:隐瞒病情和我们的文化有关,我们忌讳谈论生病,有病耻感,生病这不是小孩子本身的问题,但是当他发现自己生病后,家长应该如何帮助他适应?家长、同学、老师的态度比生病这个事实更重要。社会创新里有一个概念是“扫清社会的障碍”,小朋友能否适应环境,和大家如何去评价和看待这件事有关系,这是特别难,特别长期的工作。患者组织目前能做的是内部互助,把自己的患病经历和感受去分享,也可以尝试建构一个社会支持体系,一方面教家长如何去积极应对小朋友患病的事情,开设一些课程,比如组织病友交流刚得病的时候的心路历程分享;另一方面,也跟他们的老师、小伙伴去沟通,生病只是患病孩子生活状态的改变,而不是因为生病改变了这个孩子本身。


Q

患者组织尝试过开展心理方面的咨询服务,但是病友对这件事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对这件事能够得到哪些收获认知不够,如何提高大家对心理咨询的关注和认识?是通过逐渐慢慢积累的过程,还是通过某些事件很快的提高关注度?

专家反馈:目前社会工作有两种方法,一个是小组工作,一个是一对一的个案工作,这两种工作方式的深度和对象也不一样。一对一更私密更个性化更深入的解决问题,小组工作适合多人的,比如家长减压小组,更浅层一些,它的形式会类似组织搞的融合和联谊活动,大家报名这种小组活动的心理门槛是更低的,所以可以通过小组工作来开始,而不是直接从个案咨询工作开始。这样患者并不会认为自己有很严重的心理问题,患者和患者家属能够以试一试的心态来参与团体活动,如果这个小组活动设计的足够好,是能够有一些能量的产生给到患者和患者家属的,能够让他们一下子感受到心理服务原来对自己是很有帮助的,然后再推荐更加个性化和深入的、长程的心理咨询类服务,这样的过度,能够让患者更多的思考自己是否需要和参与到这项服务中来。


Q

患者和患者家属会在私下群里交流遇到的一些心理问题,比如婆媳矛盾等,但是在小组活动中,却没有人愿意说,如何能够让病友在小组活动中也能像群聊发发牢骚那样去说出来?

专家反馈:心理服务在策划时难度是特别大的。比如我们会开设心理课堂,不是让患者来暴露自己的问题,而是让患者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大家试错的心态就会好很多,最初能让患者默默的去当个学生。然后才开始一些需要暴露自己内心想法的小组活动。越是有心理支持需求的患者和家属,越能够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通过暴露自己来获益,当有第一个人暴露自己后,大家都会感觉到安全,也会纷纷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形成一种“流”,这种分享获益的愉悦感和分享的行为就流动起来了(营造一个心理上安全的环境很重要),所以如何策划一个好的活动,是非常有考验性的。


分组讨论之诊疗体系搭建组


1、患者组织分享:安徽的一家民营医院治疗我们这个疾病最有经验,其他地区医院均不专业,因此全国各地大多数患者都需定期前往安徽输液。异地就医常常会出现各种报销的问题,远程且定期就诊患者花费巨大。我希望了解如何将该医院的诊疗方法在全国各地推广?已经在全国多地区建立诊疗网络的机构能否分享经验?


嘉宾反馈:专科门诊不是短时间建立起来的,医生是几年之前就开始观察和培养的,比如每年我们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会议,邀请国际专家来中国分享经验时,我们会邀请我们正在观察的医生来参会,探讨诊疗方案和用药方法,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也会通过患者就诊的反馈,对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的问题与医生进行平等的沟通,同时,对于医生的专业性、国际视野都有考虑。另外,医生在当地医院是否有话语权,也是一个考察标准,有些医生很愿意帮助我们,也有意愿成立门诊,但是无法得到医院的支持(罕见病就诊人数不多等因素),所以我们会针对这些指标去选择医院的医生和科室进行专科门诊推动工作。


2、患者组织分享:以前我们依靠已经成名的教授,但是随着罕见病的发展,很多年轻医生成长速度很快,他们虽然经验不足,但是我们仍然与他们保持沟通,这个过程是双方共同成长的过程,这是罕见病领域的现实,观察发现,患者组织自己培养和一起成长起来的医生,对诊疗体系的建设相对来说更容易一些,因为现在的医生和科研团队也对患者组织有一个新的认识。我们接触到的科研团队和医疗团队,他们对患者组织有很客观的一个定位,他们会主动找到我们,明确合作中患者组织应该扮演的角色,所以我们处在患者服务的中心枢纽的位置去做诊疗体系,一方面要维护好原有的知名医生的资源,另一方面要带动新的诊疗体系,这样就可以避免服务断档。新的医生有新的观念和活力,包扩对罕见病新的认知,共情能力等,是对原有诊疗体系的延续,我们看到原来的医生也是从自己青年时期陪伴了一代两代的患者,我们现在新的诊疗体系也是在走这样的道路,新一代的医生陪伴新一代的患者,现在的时机和环境会比以前更好一些。所以,未来诊疗体系的多方共建,比以前要相对容易,是很有希望的。


主持人总结:“以患者为中心”已经成为罕见病诊疗的核心理念,患者组织能够发挥更多独特的作用。


3、患者组织分享:罕见病都面临误诊问题,我们的患者中存在没有出现欧美诊断标准中的症状,国内医生比照不了欧美的诊断标准,就会让患者观察,或者向其他疾病去怀疑。所以我们患者组织一开始是只针对儿科医生,但因为误诊的存在,我们也开始关注成人的医生,发掘出了很多潜在的成人患者(在我们的标准比对之下在30多岁才知道自己是什么病,此前一直被误诊)。所以我们患者组织应该与医生多沟通,多交流,年轻的医生观念会更新,他们的观点会特别超前(例如并不局限于欧美的标准,减少误诊率),虽然老专家一直在沿用欧美的标准,但是年轻的医生认为,按照我们的发病情况,应该有中国自己的标准,因此作为患者组织我们还应该跟更多的医生去沟通。


主持人反馈: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些新的病种刚出来,在诊疗体系搭建之前,哪怕先有一个诊断标准出来,能够尽快确诊,也是很好的。例如血友病已经有一本书的诊断指南,我们患者组织在第一线,最知道患者的症状是什么,应该去推动这方面的工作。


4、患者组织分享:我们的疾病有很多年的历史,在国内也有比较好的诊疗体系,但是地市级门诊无法普及,也存在医疗水平和诊疗质量不高的问题,由于本病种的特征,第一次手术很重要,需要到大医院去做第一次手术,在较低级别的医院手术不成功的话,对患者负面影响比较大。所以,希望基层医生能够普及疾病知识,正确诊断,并且能够进一步将病人转诊到上一级医院,这是这种疾病的特殊需求。


嘉宾分享


《浅谈血友病中心建设》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栓止血诊疗中心血友病护士陈玲玲做了主题为《浅谈血友病中心建设》的主题分享。介绍了医院血友病中心的创立的过程,以及在全国做了哪些工作。


图片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位于天津)是一家血液病专科医院,其中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要收治来自全国的出凝血疾病患者,包括血友病患者。天津市血友病中心团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为血友病患者实施多学科综合关怀,团队成员包含血液科医师、血友病护士、康复理疗师、实验室人员、超声影像科人员、急诊科、口腔科、外科、口腔科等相关人员。即针对血友病在不同阶段的症状和需要,提供相应的帮助。


图片


她介绍了1985年由已故的杨天楹教授发起成立全国血友病协作组,到1990年医院被正式批准成为世界血友病联盟的国家成员单位,医院代表我国参加血友病联盟组织的国际会议,1993年第一届世界血友病联盟中国培训班在天津举办,全国约200多位医生、护士、实验室人员、输血相关人员参加了培训,1997年医院建立天津—卡尔加里姊妹中心,增加了双方沟通交流学习的机会,之后又分别建立了广州--渥太华姊妹中心,上海--卡尔加里、渥太华姊妹中心。2000年,第二届中国血友病讲习班在天津举办,2004年成立了中国血友病诊疗中心协作网(可检索简称:中国血友病协作组HTCCNC),组织成立以后,开始在在全国推广血友病的规范化的诊治,开展综合关怀、家庭治疗和血友病病例信息登记等工作。2009年原卫生部决定建立全国血友病病例信息管理制度,指定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为国家血友病病例信息管理中心。2010年被世界血友病联盟授予了中国血友病培训中心,协作组的六家成员单位也被授予了血友病培训中心。随着2012年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推动了全国各个省市血友病分级诊疗框架的建立,对各地诊疗医院、医生、药品供应、血友病病例信息的报送工作等提出了要求,为血友病中心建设奠定了基础。


病例信息登记系统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自主开发的,为全国300多家医院开通这一平台,并进行相关培训,录入的病例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进行管理。目前已收集全国30000多例血友病患者。


中国血友病协作组(HTCCNC)的组织结构,它的上级组织为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并接受世界血友病联盟的支持。在全国有六家成员单位和5个工作组(登记注册、出凝血检查技术员培训、护士培训、物理治疗培训、儿科工作组)。


图片


血友病协作组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完善血友病诊疗区域协作网,即以六家成员单位为核心,面向大城市三甲医院血友病中心进行诊疗方法和宣教工作(主要是5个工作组对应的培训工作),再由三甲医院推广普及到基层医院和边远地区,大城市三甲医院血友病中心之间是协作与共享关系。目前血友病区域协作网的框架包含华北和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东南地区、西南地区、中部地区、西藏,由六家成员单位分别负责。HTCCNC每两年会举办一次全国性的血友病大会,来自全国的血友病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各个省、市、地区也经常举办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和血友病最新进展培训,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另外每个血友病中心也都会定期举办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血友病患者的能力。除了工作组自己开展的工作,也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申请国外基金会的项目支持软硬件建设,和各地慈善机构合作开展血友病慈善救助项目。


血友病中心建设过程中,一方面是血友病的相关诊断指南、共识、标准的建立,为血友病中心建设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是血友病协作组制定了中国三级血友病中心建设标准(参考了欧洲血友病中心标准和亚太血友病防治原则,并结合了我国的实际情况),规定了不同级别血友病中心的基本职能和要求,通过规范的评审流程和认证,促进了血友病中心建设项目和血友病管理工作的开展。


中国血友病防治的远期目标是:属地化管理,同质化诊疗。我们所有的罕见病患者都需要得到这样的诊疗,即在家门口就可以得到治疗,在家门口得到的治疗和去大医院得到的治疗一样的,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景。目前血友病在中国30多年的实践还未实现这一目标,这是我们任重而道远的使命。


《患者组织心理服务畅想》







友心人心理社区创始人梁嘉歆做了题为《患者组织心理服务畅想》的演讲。她首先分享了友心人的创办经历,她指出目前公众对心理学有一定的误判,例如,认为艺术疗愈,九型人格,星座分析就是心理学,有些人考了心理咨询师的证就认为可以做心理支持,但其实心理学专业的部分和心理支持不是很容易学习的。友心人心理社区聚集了一直都在学习心理学的朋友,邀请心理咨询师、专家和我们合作,进行心理学分享和讲座,在公众号上做了很多内容,比如有1000多篇相关的专业和临床文章(可通过公众号搜索到),这些文章是我们邀请不同的专家来写的,有很多比较有趣的专业性很强的话题文章,也形成了一些合集,被很多媒体也转载。我们也做了很多社群的专家问答、访问一些心理学人等活动,让他们分享专业内容。我们希望公众能参与进来,通过很轻松的心理学活动,而不是只有专家能看懂的内容,所以建立了很多社群,比如关爱自闭症的团体,学校心理学活动的团体,我们策划设计了心理学展览等好玩、科普的活动,邀请一些知名心理咨询师参加,他们也很支持我们做的事,这些资源可以支持到大家,也许以后能成立罕见病心理社群。

图片

我们也是在国内比较早的做正念工作坊的组织。比如我们做过的同理心设计营活动,就可以回应小朋友刚刚确诊,要不要告诉他的这个问题,重要的是帮助患者营造一个外部环境。我们当时和一个老年人组织合作,让年轻人戴上老花镜,体验老人视力模糊的感受,让外部环境来同理我们的问题。因此,我们不仅是改变自己的心态,也要影响别人去理解罕见病。


我们有一个点比较重要就是我希望很多普通人可以学习到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建立互助社区。例如有人想要轻生,这种时候大家该怎么做?每个人都要知道这种救助知识。通过比较“轻”的模式,而不请专家开讲这种比较“重”的模式,在玩的过程中体验心理学。患者也有喜怒哀乐,不要只围绕疾病,也许一开始是想让别人了解我们,但我们舒服的走出去的状态,这种心态是更重要的,用更轻松更开心的方式让自己的状态得到改善。


专家方面,如果经费有限,可以尝试多个组织一起邀请专家,先组成一个小组,可以和专家先讨论,再开发赋能产品,这个小组最后有产出,利用友心人和其他心理学专家的资源,做有创意,有自己思考的服务,赋能患者,让社群成为大家一起能玩起来的社群。


美国随处可见身材发胖的人,他们不在意别人的眼光,也有超多人推轮椅出门,我们改变环境对我们的看法,这种事更重要,罕见病的问题更多是眼光的问题,心态的问题。我们快乐的部分是在现有条件下活出一个有特色的人生,比如可以在下一次病友会增加一个游戏,举办读书会每人读一章等,很轻的,一点一滴的改变。中国真正懂罕见病的心理咨询师很少,患者组织更是自己问题的专家,其实两者是碰撞和一起脑暴的关系更合适,专家是我们的一个资源。


过往的观察也发现,患者总是拿着问题来问我,是问题视角,其实应该把疾病看做一种特殊的能力,在这个越来越讲求“做自己”、“跟别人不一样”的时代文化之下,通过我们的特点链接在一起,比如瓷娃娃,是很可爱的标签,而不是难过的事。每一个患者组织都找到这个特点,将它做成内容和活动,来重建自信。


具体的工作可以是从和一个心理学专家对谈开始,可以检索友心人的内容,从每天一个形式,直接搬过来试一试,前提是你自己首先要觉得好玩。



政策倡导及公众传播论坛将于5月21日、5月28日举行,两期论坛详细内容与报名方式见下文,欢迎报名参会!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