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中文名 | 精氨丁二酸酶缺乏症 | 疾病英文名 | Argininosuccinic aciduria |
别名 | 未知 | 患病率 | 1-9/1 000 000 |
遗传方式 | 常染色体隐性 | ICD编码 | E72.2 |
疾病分类 先天性代谢异常 先天性尿素循环代谢异常
病因
这是类似瓜氨酸血症第一型的一种先天代谢异常疾病,因尿素循环功能障碍而引发高血氨,主要是在第7对长臂(7q11.21)染色体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精氨丁二酸酶(Argininosuccinase),或称精氨琥珀水解酶(Argininosuccinate Lyase; ASL)缺乏所致。患者的临床表征差异很大;若未及时接受诊断及治疗,患者可能会有很高的机率导致死亡或严重的后遗症。
症状
患者发病的时间变异很大,有的在出生24小时便会出现症状,但亦有至幼儿期或更晚才发病的例子。若在新生儿期发病,早期的一般症状是喂食欠佳、呕吐、昏睡、焦躁不安、呼吸急促等等,患者还会有易碎、脆弱的头发(brittle hair);病情往往会快速地变化,而表现出更严重的神经学与自律神经的问题。如果没有适当接受治疗,大部份的患者将会死亡或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幼儿期发病的病人,其症状一般来说和婴儿时期比较起来,比较没有那么严重,但诊断时通常已经有明显的脑部病变。而至目前为止,并无法预测患者会于何时发病。
诊断
诊断方法包括检验血中血氨值,血中瓜氨酸值,精氨丁二酸(Argininosuccinic acid)数值及其他相关血中氨基酸与肝功能检查。患者肝脏可能肿大,甚至产生纤维化的变化。
治疗
为避免及治疗患者高血氨的症状,可使用特殊药物纯安息香酸钠(sodium benzoate)和乙酸苯酯(phenylacetate)帮助体内排出血氨;当急性发作时,须格外注意到热量、蛋白质及水分的供给,保证其充足,避免发生颅内压的升高,当无法以药物降低过高的血氨时,则需考虑进行血液透析。另外,补充精氨酸也可改善治疗效果。
在长期的治疗上,患者需限制蛋白质的摄取(低蛋白饮食),使用特殊奶粉补充生长发育所需,并使用特殊药物以帮助血氨的排出,及定期监测血氨等数值。平时亦应避免感染,以防高血氨的问题发生。
来源:
http://www.genes-at-taiwan.com.tw/genehelp/article.html?articleID=Argininosuccinic%2520aciduria&submenuIndex=0
最后修改时间:2014年0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