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关于“自存脐带血无用”的流言四起,引发了舆论热议。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自存脐带血活性难以保证?首例自存脐带血移植手术患者已超30岁
“自存脐带血活性难以保证”的观点与事实不符。事实上,自1988年,一名5岁的法国男孩,用妹妹自存的脐带血成功治愈了范可尼贫血。现如今,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医学实践已经30余年,自体脐带血应用不计其数。
在第五届中国脐带血大会上,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郭燕红明确表示,我国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已经成熟并在不断发展中,并肯定了脐带血在血液病、儿童罕见病治疗领域的独特优势,在再生医学方面有较强的应用前景。
利用自存脐带血移植治疗,我国也涌现了一大批知名的移植专家。如北京京都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主任孙媛教授,不但完成了国内首例自体脐带血移植治疗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还利用自体脐带血完成了包括神经母细胞瘤等在内的多起移植手术。她同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主任吴敏媛在《健康报》上发表的“自体脐带血治疗某些恶性肿瘤优势明显”一文,明确指出自体脐带血在治疗神经母细胞瘤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方面,相比其它来源的造血干细胞,优势更加明显。
西部战区总医院骨髓移植中心主任刘芳曾谈到自己对自存脐带血态度的转变,她说自己刚做医生时也认为自存脐带血没有必要,觉得患重症血液病与中六合彩的概率类似,就算是不幸中了,脐带血也不一定能派上用场,所以在生第一个孩子时,她没有为孩子储存脐带血。但在后来从事骨髓移植专科工作过程中,她亲眼目睹了两例自体脐带血移植和两例亲缘脐带血移植,这四例脐带血移植都非常顺利地重建了患者的造血系统。在接触到更多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后,一些拥有自体脐带血的患者不但在并发症、治疗费用等方面获益良多,且顺利摆脱了死神的威胁。这些真实的事例深深触动了她,也让她的观点发生了转变:自存脐带血在关键时刻的确能够挽救亲人的生命。因此在美国诞下二孩后,她就在美国保存了孩子的脐带血。
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曾取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许可,开始一项扩大范围(Expanded Access)的临床试验。
Expanded Access 也被称为同情用药(Compassionate Use)。为了满足FDA的快速准入标准,新疗法必须治疗对日常功能有重大影响的“严重病症”。此外,还包括“未得到满足的医疗需求”,这些患者缺乏有效的治疗选择。
这项研究性脐血疗法涉及疾病包括了自闭症、脑瘫、脑积水、语言障碍、脑缺血、溺水等,它基于杜克大学此前开展的多项临床试验,包括使用自体脐带血治疗脑瘫和自闭症等,过去10年中,有超过700名患者在杜克大学使用了自体或同胞脐带血,安全性和有效性有足够保障。
自存脐带血血量有限?移植专家最有发言权
至于“自存脐带血的话只有一份血,其造血干细胞的数量非常有限,很多时候并不能满足治疗的需求。”的说法,有医学专业从业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种说法也是根本不成立的。以下是我国有临床经验的知名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家对于单份脐带血能治疗多大体重的患者的实践和解答:
大约是在2003年,我们使用脐带血成功治愈白血病的病例,这名患者是位教师,当时46岁,体重86kg……到现在13年,恢复得还不错……那些只够30kg以下孩子使用的说法显然是不准确的。(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血液科主任黄宁)
非血缘移植因为涉及排斥反应会消耗较多的细胞数,因此移植是需要植入较大数量的细胞数;而自体移植不发生排斥反应,较少的细胞数即可植入。冻存的细胞数越多,可应对的公斤体重越大。(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主任方建培)
脐带血移植对于细胞数量的要求,因为自体脐带血没有排斥的问题,基本都可以保证植活,所以自体脐带血对细胞数量的要求和异体是不一样的。原则上,有很少的细胞数就可以达到移植标准。(北京京都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主任孙媛)
既然脐带血有医疗价值,非议自存还有什么意义?
科学认识自存脐带血按照家庭实际作出选择
自存脐带血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行为,以使用率的高低论英雄本身就是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一位给孩子储存了脐带血的家长中肯地道出了他为什么储存脐带血:没存脐带血没出事,那是万幸;没存脐带血出了事,就是悲剧。存了脐带血没出事,那是幸福,存了脐带血出了事,那就是庆幸!丢弃脐带血有很多理由,储存脐带血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爱!
总的来说,自存脐带血有其价值,要不要自存,则是公众在科学认知的前提下,按照家庭实际情况作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