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基因编辑用于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
发布时间:2019/04/30

在最近发表于著名杂志《分子疗法》(Molecular Therapy)的研究中,西班牙研究人员使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纠正了隐性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Recessive dystrophic epidermolysis bullosa,RDEB)患者绝大多数的异常细胞(超过80%),获得了开发新疗法时所追求的两个特性:生物安全性和治疗有效性。该研究共同作者、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学(UC3M)生物工程系教授Marcela del Río解释说:“这项研究为我们快速转入临床试验奠定了基础。”


RDEB是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具有侵袭性的亚型,是一种会导致严重皮肤损害的罕见病,特征为皮肤和内部黏膜上不断形成侵蚀和水疱,以及纤维化和各种并发症,比如假性并指(手指融合),而且转移性鳞状细胞癌发病风险升高。对抗这种疾病对卫生专业人员是一项挑战,对患者及其家人们也是艰难的抗争。


这种疾病是由编码VII型胶原蛋白(C7,一种皮肤-表皮黏附所必需的蛋白)的COL7A1基因突变引起的。在西班牙,这些突变中有一种非常普遍,即位于该基因外显子80处的突变(约50%的西班牙患者存在这种突变),表明开发能够靶向该基因区域的精确疗法是正确合理的。


利用CRISPR/Cas9进行基因编辑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工具来安全、准确地从患者皮肤干细胞中去除包含致病突变的COL7A1基因外显子80。使得被编辑过的细胞中产生一种具有功能的C7变体。


研究人员在可靠的疾病临床前模型中进行了一种生物工程皮肤模拟物的移植,这种皮肤携带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新技术“治愈”的患者细胞,结果显示能够再生完全正常的组织。


在此之前,分子工具CRISPR/Cas9缺乏使用成体干细胞(比如造血干细胞或皮肤干细胞)进行实际临床应用所需的效率水平。因此,这一治疗策略无法与使用病毒载体的传统基因疗法相竞争。“然而,这项新研究表明,在对RDEB的治疗方面,新开发的非病毒基因编辑方法甚至比病毒基因疗法更有效,”该研究共同作者、来自西班牙环境能源技术研究中心(CIEMAT)的Fernando Larcher指出。除了有效性之外,由于对患者基因组的其他部分没有不良影响,该策略也被证明是安全的。


原文标题:Gene editing for recessive dystrophic epidermolysis bullo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