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样貌变丑还得了糖尿病 罪魁祸首是垂体肿瘤
发布时间:2019/10/25

梅女士今年63岁,从20多年前开始出现鼻子变大、牙齿脱落、嘴唇变厚、手指变粗,因为变化进展缓慢,她并未重视。10余年前,她被诊断患了糖尿病和高血压,接受了常规降糖、降压治疗,1月前因为血糖控制不佳,出现视物模糊、全身麻木刺痛和皮肤瘙痒、破溃来到南京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就诊。

  通过检查,发现梅女士体内生长激素水平异常升高,大于50ng/m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也显著升高; 同时伴有垂体促性腺激素及垂体泌乳素水平降低;垂体磁共振结果显示垂体下部囊性灶。经详细检查后确诊为垂体生长激素瘤、肢端肥大症。

  垂体肿瘤由于病程时间过长,瘤体较大,手术风险高,且术后并发症及复发风险高,梅女士目前选择保守治疗。通过胰岛素降糖、营养神经等治疗,目前梅女士的血糖明显改善,并且接受了白内障手术。医生叮嘱她,出院后也需要长期使用胰岛素早晚皮下注射并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来控制血糖。

  据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吴锦丹介绍,肢端肥大症是一种罕见疾病,在我国的年发病率约为6-18人/百万人,其根本原因是垂体生长激素细胞增生或腺瘤。肢端肥大症除了引起样貌变化,还可累及身体多个器官,影响内分泌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骨关节、生殖系统,还会增加肿瘤风险。梅女士就出现了较严重的糖尿病,同时还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糖化血红蛋白高达13.3%,空腹血糖17mmol/L,餐后血糖25mmol/L,并且出现了胰岛功能减退。由于长期的血糖控制不佳,梅女士出现了糖尿病神经病变,导致其全身麻木疼痛,夜不能眠。此外,梅女士还出现严重的白内障,导致视物模糊。因此,对于样貌改变,怀疑垂体生长激素瘤的患者,专家提醒应尽早诊断及治疗,能大大减小手术风险及术后复发率,并减少对其它器官的影响。

  据了解,垂体腺瘤分多个种类,其内分泌表现也不同:

  生长激素细胞腺瘤:早期瘤仅数毫米大小,主要表现为分泌生长激素过多。未成年病人可发生生长过速,甚至发育成巨人。成人以后为肢端肥大的表现。如面容改变,额头变大,下颌突出、鼻大唇厚、手指变粗、穿鞋戴帽觉紧,数次更换较大的型号,甚至必须特地制作,有的病人并有饭量增多,毛发皮肤粗糙,色素沉着,手指麻木等。重者感全身乏力,头痛关节痛,闭经不育,甚至并发糖尿病。

  催乳素细胞腺瘤:主要表现为闭经、溢乳、不育,重者腋毛脱落、皮肤苍白细腻、皮下脂肪增多,还有乏力、易倦、嗜睡、头痛、生殖功能减退等。男性则表现为乳腺增生、胡须稀少、重者生殖器官萎缩、精子数目减少、不育等,男性女性变者不多。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腺瘤:临床表现为身体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多血质、腹部大腿部皮肤有紫纹、毳毛增多等。重者闭经、生殖功能减退、全身乏力,甚至卧床不起。有的病人还有高血压、糖尿病等。

  甲状腺刺激素细胞瘤:少见,由于垂体甲状腺刺激素分泌过盛,引起甲亢症状,在垂体瘤摘除后甲亢症状即消失。另有甲状腺机能低下反馈引起垂体腺发生局灶增生,渐渐发展成垂体腺瘤,长大后也可引起蝶鞍扩大、附近组织受压迫的症状。

  滤泡刺激素细胞腺瘤:非常少见,只有个别报告临床有生殖功能减退、闭经、不育、精子数目减少等。

  黑色素刺激素细胞腺瘤:非常少见,只有个别报告病人皮肤黑色沉着,不伴皮质醇增多。

  内分泌功能不活跃腺瘤:早期病人无特殊感觉肿瘤长大,可压迫垂体致垂体功能不足的临床表现。

  恶性垂体瘤:病史短,病情进展快,不只是肿瘤长大压迫垂体组织,并且向四周侵犯,致鞍底骨质破坏或浸入海绵窦,引起动眼神经麻痹或外展神经麻痹。有时肿瘤穿破鞍底长至蝶窦内,短时期内神经症状暂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