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研 >研究报告
华大基因:揭开罕见病中的“基因秘密”
发布时间:2014/07/14

自2009年起,每年2月的最后一天被定为“国际罕见病日”,社会呼吁治疗罕见病从了解开始。

因为“罕见”,所以罕见病患者往往缺少医疗药品资源且病情严重。患者对自己的病情了解的少,绝大部分医务人员对罕见病治疗缺乏经验和研究,社会大众也因对罕见病缺乏了解而把罕见病患者当作“异常”来看待。

罕见病真的如此无助而让患者、医生、社会都望而却步吗?

罕见病多达七八千种

其实认识罕见病并不难,首先要从认识罕见病与人体基因的关系开始。罕见病往往是遗传疾病,也就是病人的某些或某个基因出现了少见的突变。世界卫生组织(WTO)将罕见病定义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0.65‰至1‰之间的疾病或病变,目前已经确认的罕见病有7000至8000多种,约占人类疾病的10%。

目前,治疗罕见病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对症支持治疗、酶替代治疗(即持续注射国外研制的生物制剂)和骨髓移植。但前两种方法通常资源有限且费用昂贵。

据了解,目前我国骨髓库中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分型数据多数是低分辨的,不能确保供者和患者的HLA在基因水平上真正匹配,患者往往需要和多个低分辨匹配的志愿者逐一进行高分辨复核还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供者,而高分辨率配型目前费用昂贵,多次高配的费用可多达数万元,是既耽误了患者宝贵的时间,又大大增加其的经济负担。

基因技术“揭秘”

两年前,深圳华大基因和美国费城儿童医院在深圳启动一项首期对1000个罕见病患者进行外显子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的中外合作研究项目,双方希望通过对1000种罕见病基因组学研究,寻找到更多与罕见病相关的致病基因,为疾病的临床诊断和个性化治疗奠定坚实的遗传基础。

此外,自2008年起,华大医学自主成功研发了HLA高分辨基因分型技术,这种新型高分辨配型技术,成本甚至不到低分技术的一半,使建立高分辨HLA数据库成为可能,推动了中华骨髓库高分辨入库工作。高分辨数据库不仅有利于快速准确地找到合适供者,大大提高骨髓库的使用率,而且可以为HLA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提供基础性的数据支持。不但能避免多次配型给患者造成的额外经济负担,也为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

华大医学自开展HLA高分辨分型检测以来,不断探索将新的测序技术运用于HLA高分辨分型检测,在检测通量、数据质量、交付周期和成本控制等方面都有质的飞跃,为临床、科研合作和志愿者数据入库等工作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为广大患者提供了快速、直接、可靠的检索数据。目前,华大医学共完成逾39万例HLA高分辨分型检测,其中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检测并上传的HLA高分辨分型数据超过29万例,有929位配型成功,而上千名华大员工也积极签署了捐献者协议,其中三名员工已成功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捐献。

2014年,在对粘多糖病患者潘子琪的治疗中,华大医学通过HLA分型技术为子琪与其姐姐成功配型。除了粘多糖病,华大医学也一直关注结节性硬化症(TSC)、视网膜色素变性(RP)、先天性重度结合免疫缺陷症(SCID)等罕见遗传病。到目前为止,华大医学已经与中国结节性硬化症互助联盟及张宏冰教授的团队合作完成300余例的基因检测,突变检出率达到85.9%。

“疾病罕见,关爱常在”。华大医学所使用的基因组学研究方法不仅推动了医学领域对于罕见病的认知和治疗研究,也揭示了罕见病的“基因秘密”。随着对罕见病了解的不断深入,罕见病患者会获得更多关爱,同时基因技术也将助力避免罕见病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