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特别关注 >人物故事
“当我第一次听说这个病“,接下来就是漫长的奔走... | 病友故事
发布时间:2018/04/19

2017年,我即将四十岁。

3月27日,我家小唐已经发烧三天了,我的直觉告诉我,一定不是好事。送到医院,住院治疗了十多天,出院才三天又发烧了,再次送到医院,发烧却持续反复着,医生建议查个免疫,iGg是0!!!他们说,你们去华西或者重庆查查吧,估计是免疫缺陷病。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这个病!人生地不熟的我,打了很多电话,找了很多人,最终,一个也帮不上啥忙!然后自己抢号,排队住院。

等到出院的时候已经是5月9号了,一个感冒发烧就住院了三次,还去了省城,四十天!!!5月26号,小唐再次发烧,我怕极了!我知道送到医院又是住院输液使用抗生素。朋友圈有人说美罗国际的真菌多糖可以调节免疫,我毫不犹豫的给她吃了。

虽然,每个月的价格不菲,甚至比输丙球还贵一倍!但是我依然愿意尝试。那段时间,我每天晚上睡在她的身边,记录着她每天咳嗽的时间和咳嗽持续的时间。慢慢的,她的咳嗽开始减轻,气色开始变好,心里也开始高兴着。

7月,我们去华西复诊,连续两个月没有输丙球了,她的igg是1.62,我开心的发朋友圈道喜,华西的医生以为查错了,第二天早上空腹再查,又是0.15!!华西医院的李强教授说,她也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病历!也就说,她依然不能给我确认是不是免疫缺陷病。 在网上查资料,搜集相关信息,我每天都在恐慌和煎熬中度过……

8月,小唐放假了。我们一家三口去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医生给了我们肯定而残酷的答案:百分百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眼泪,在抽血穿刺室外止不住的流了下来……如果说成都华西医院没有确诊而心存侥幸,这里的答案给了我面对的理由!这一次,悲伤排山倒海的来。

我无数次的想像着,万一诊断错了呢,万一不是呢,万一……这百万千万分之一的几率,我碰上了。我是做销售的,每天需要笑脸相迎每一个顾客,可是,一旦有空,一旦触及,笑容瞬间凝固躲进试衣间……

9月1日,小唐初中生活的开始,可是我不得不和老师说她的特殊体质,我们都小心翼翼的呵护着她。但是期间,依然是咳嗽不断,偶尔发烧。

10月,孩子爸爸的同事介绍一个中医,据说很多地方的人都慕名而来。于是,小唐的生活又开始一天三次的中药调理,为期四十五天。

11月中上旬的某一天,小唐的声音哑了,晚上开始发烧,给她物理降温,很快,又烧起来了。吃退烧药,又很快再次发烧,咳嗽时,痰里头有血丝了。心,提到了嗓子眼了,这一次,怕是又在劫难逃了……因为初诊是在华西医院,那个儿科主任主动加了我的微信。联系了华西医院的主任,给我们特别安排了一个床位,不得不再次转院华西医院住院治疗,出院时,已经是12月5号了。又是一个多月啊!!!!

2018年1月1日,我家小唐又发烧了,距离上次出院还不到一个月!!!如此频繁的感染,让我感到无比的惶恐不安,因为我深深的知道,对于免疫缺陷病的患者而言,任何一次感染都是致命的。守在她的身边,我前所未有的绝望,看着她烧红的小脸,那种无助瞬间将我淹没。

九个月的奔走和转院治疗,我已经花光了所有的钱还负债了信用卡,我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下处在了崩溃的边缘,在朋友的建议下,我做了一个大众筹款。一夜之间,我的孩子得了罕见的不治之症的消息不胫而走,许多朋友和陌生人都表达了他们的爱心,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们的经济压力,同时也减轻了一些精神压力。

带着这笔钱,我们转院到了重庆儿童医院,在这里,有全国权威的专家和他的学生们,对于我家小唐的病进行了系统的检查和治疗,肺部纤支镜灌洗就做了两次,但是也告诉我,她的支气管扩张已经不可逆转了。

从孩子6个月开始,我就长期奔走在求医问药的路上。但是,从来没有一个地方能够告诉我她到底怎么了,为什么总是生病,也从来没有人告诉我这个世界上有免疫缺陷病……在第二次去华西住院的时候,我认识了同类病情的另外一个西藏昌都的家长,经过她们的介绍,我加入了PID医患沟通交流群,每周三六可以问问医生,同时也可以看看其他病人的一些案例,那个西藏的病友家长告诉我,丙球从2017年11月已经纳入医疗保险的范畴了。

我通过拨打12345市民热线,成功获得了丙球蛋白社保的报销。虽然不多,但是也算是看到了社会进步的步伐了。免疫缺陷病的家长在举步维艰的岁月里,看到了一线生命的曙光,看到一点点生的希望,都说免疫缺陷病的家长,在确诊的第一年是崩溃的,我深深的深深的体会到了。

当我们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确诊的那一刻,我的内心几乎是空白的,一方面,我们再也不用东奔西走了,这十二年的奔走不就是想要一个结果吗?只是没有想到这个结果会让我生不如死!孩子能走多远都是未知的,我们哪有资格去想其他!每天下班,我大约步行12分钟到家,晚上回家的路,我可以有泪尽情流…

这一年,我四十岁!

网站用.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