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特别关注 >人物故事
【罕见病】全港唯一染色体突变6岁仍不懂沟通 妈妈:无条件地爱
发布时间:2020/02/11

微信截图_20200212034105.png


产检正常,怀胎十月终于等到出生的一刻,然而儿子甫出生便被医护人员抱走,再回来时却夹杂着一大堆「问题」,医生称儿子凝血因子不好、肺炎、心脏有洞、肺缺氧、听障......直至出院前仍找不出原因,也没给病名,只给了一大叠来自各个专科的覆诊纸。


 微信截图_20200212034208.png


现年三十多岁的启宏妈妈忆述着儿子出生后,出现从没预计的情况,至最终被证实是香港唯一「第16条染色体突变」的罕见病例,由于全球同类病例纪录少,且情况没启宏般严重,故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启宏如今已经6岁,却未能自理、沟通能力亦欠奉,虽然受到很大打击,但仍要坚强地为儿子寻出路。努力数年,本来被指「可能一辈子也在轮椅上渡过」的启宏,已能牵着妈妈手,走在大街上。未来呢?「我带他来到世界,就会尽能力照顾他,无条件爱他、接纳他,换个想法,无案例,所以无框框,我们什么都可试。」

 

启宏半岁仍不懂爬、抬头有困难 一岁确诊第16条染色体突变

 

启宏妈妈指,儿子半岁大时,发展明显较同龄小朋友慢,到一岁时发现原来不仅身体问题,连智力亦缺损:「不懂爬,抬头都有困难,到政府的智力评估中心检查,说他智能与初生宝宝无分别,拿东西都不懂。」

 

「全部问题都同时发生,一耳严重、一耳深度听障」,她坦言当时感到沮丧及无助,亦忧心照顾儿子不够周到,不敢交给丈夫,想与人倾诉,却被问怀孕期间的行为及习惯是否有误,令她更加难受。

 

至启宏一岁多,答案揭晓,基因检查发现,启宏第16条染色体突变,是香港唯一的案例,亦是国际间有纪录以来最严重的同类情况。目前无案例可循,病因不明,故「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因不懂言语表达 启宏曾在地上磨牙引注意

 

启宏三岁多时,弟弟出生,未能以言语表达的启宏不时发脾气,更有自残行为:「他会在砖地磨牙引你注意,当时很傍惶、无助又心痛。」最终以静观学习平静自己,转换心态:「见步行步,自己带他来到世界,会尽能力照顾他,无条件爱他、接纳他,我静下来后,发现他也静了不少,我学习放手,让先生分担照顾的责任。」

 

没案例,没参考,启宏妈妈不再沮丧,「没框框,就不会被限制了进步的空间」,于是每日观察大儿子的生活模式及习惯,尝试建立互动机制:「我观察他的生活模式及习惯,接受他,了解他想做什么。」

 

观察儿子行为习惯 摸索沟通模式

 

在邻舍辅导会启康幼儿中心协助下,启宏情况渐渐好转,更会自己踩儿童单车。感动不已的启宏妈妈说:「本说他一辈子都在轮椅上过,但今日见到他自己踩单车,其实没框框更好。」

 

启宏现时可毋须辅助下自行走动,正练习自行进食:「2019年是大跃进!很多专科覆诊次数减少了,入院次数大减,不再一个月一次,情况比较稳定,转校后,儿童心理学家建议我们找方法相处,现在他有一个『叮叮』呼叫我,亦愿意用匙羹自己吃饭、换片时配合地转身。」她直言,细儿子没责任要照顾哥哥,目前两兄弟关系良好已十分感恩:「照顾哥哥不是他的责任,如果我百年归老,哥哥还在,弟弟愿意探望,已经很感恩。」

 

此病在西方医疗中几乎没数据、没经验,摸石过河的启宏妈妈,接触了不同的自然疗法,希望能令儿子情况有所好转,惟她直言,非主流自然疗法质素参差,收费差距大,希望政府可以监管,提供有信誉及效用的名单供家长参考。展望2020年,启宏妈妈说,会努力保持心情平稳:「我们毋须讨好别人,做好自己就可以。」